(in Chinese) 客户案例——如何管理好两座机场和三个航站楼?

最近我们和全日空进行了一些沟通,优化了在羽田机场的航班结构,将一些国际航班从 T3 调整到了 T2 运行。作为从 2023 年开始(2020 年短暂运用过)在羽田机场两个航站楼(T2 和 T3)和成田机场(T1)同时运行国际航班的航空公司,如何善用两座机场的三座航站楼便利旅客出行,是一个老问题。

对于使用两座航站楼运行的全日空而言,两座航站楼的交通便利性大不相同。成田机场离市区更远这点自然毋庸多言,而单就羽田而言,T2 航站楼是一座国内国际混合航站楼,国内转国际非常便利;T3 航站楼是一座纯国际航站楼,国内转国际需要乘坐机场大巴转车。同时,直接连接首都高速湾岸线空港中央 IC 的 T2 相比需要经过一般道路的 T3,在商务旅客乘坐出租车或私家车抵离上也更加方便。

我们来看看全日空在羽田、成田的国际航班结构。可以看到,全日空的欧洲和大洋洲航班以 T2 起降为绝对多数,而北美、东南亚航班以 T3 和成田为绝大多数。中国、韩国航班最为复杂,T3、T2 和成田都有一定量。

我们可以看到的是,欧洲、大洋洲航线几乎不用考虑国际转国际问题——以日本位于亚洲东北边的地理位置,转机前往欧洲和大洋洲是明显绕路的。因此,便于国内航班转机的羽田 T2 是第一选择。

而对于北美洲航线和东南亚航线这一构成「北美—东南亚」转机走廊的航班,航线上必然存在一部分的转机客流。因此,全日空主要将航班安排在羽田 T3 和成田。我们又可以看到的是,北美洲航班的经营模式是「T3 为主,成田为辅」:包括纽约肯尼迪、休斯顿、西雅图、华盛顿特区四个商务需求较高的航点,都是安排在靠近东京市中心的羽田机场起降。同时,对于连接合作伙伴(联合航空公司)枢纽的芝加哥、旧金山和洛杉矶航线,则安排两场运行以便分流。

东南亚航班是类似的。商务旅客极多,但又有一定转机需求的新加坡,安排在 T2 和成田;转机乘客相对多,又有一定商务需求的其它东南亚城市,安排在 T3 和成田。

地域 航站楼 航点
北美洲 T2+ 檀香山
T2 温哥华
T3+ 洛杉矶、旧金山、芝加哥
T3 纽约肯尼迪、华盛顿、西雅图、休斯顿
成田 墨西哥城
东南亚和南亚 T2+ 新加坡
T3+ 曼谷、雅加达、马尼拉、吉隆坡、胡志明市
T3 新德里
成田 河内、孟买
中韩 T2 台北松山、上海虹桥、深圳、香港
T3+ 上海浦东、北京首都、广州
T3 首尔金浦、青岛
成田 大连、杭州
欧洲和大洋洲 T2 悉尼、法兰克福、伦敦、巴黎、慕尼黑
成田 珀斯、布鲁塞尔

中国航线最为复杂。商务旅客最多的四条航线(台北松山、上海虹桥、深圳和香港)​ 安排在 T2;而上海浦东、北京首都、广州三条商务和转机需求都有的航线,则安排在 T3 和成田两场运行 ​。首尔金浦航线由于航权和合作协议限制,必须在 T3。

欧洲和大洋洲航线毋庸多言——除了还没能调过来的 2 条,其它都搬家到了 T2。

我们在 2018 年就建议全日空善用 T2 进行国内和国际的一体化运行——时至如今全日空是日本国内转国际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。无论是全国各地的日本人经羽田出国,还是世界各地的外国人经羽田来访日本,都很方便。

国际枢纽建设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问题。如今中国也出现了在一座机场同时使用两座航站楼的公司(国航从北京首都始发的航班同时从 T2 和 T3 出发),加上国内机场大规模建设卫星厅这个事实上的第二航站楼,因此这个议题对于国内航司而言也有一定的意义。​